【持有至到期投资叫什么】在会计和金融领域,“持有至到期投资”是一个专业术语,常用于企业财务报表中。它指的是企业购入的、有明确到期日且企业管理层意图并能够持有至到期的债券类投资。这类投资通常具有固定的利率和偿还期限,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同。
接下来,我们将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定义、特点及与其他投资类型的对比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相关信息。
一、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企业在持有期间计划并有能力持有至到期日的债券类投资。这类投资通常具有固定收益,企业会将其归类为长期资产,而不是短期交易工具。
其核心特征包括:
- 有明确的到期日:如债券、银行承兑汇票等。
- 管理层有意图并有能力持有至到期:不是为了短期获利而买卖。
- 固定或可确定的回报:如票面利率、利息收入等。
- 不以交易为目的: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同。
在会计处理上,持有至到期投资通常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后续计量,并按摊余成本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
二、对比表格
| 项目 | 持有至到期投资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 定义 | 有明确到期日,管理层意图并能持有至到期的债券类投资 | 具有浮动收益、未明确到期日的投资,可能用于出售 | 以短期交易为目的,频繁买卖的金融资产 |
| 计量方式 | 摊余成本 | 公允价值 | 公允价值 |
| 收益性质 | 固定或可确定 | 浮动 | 浮动 |
| 投资目的 | 长期持有 | 短期或中期持有 | 短期交易 |
| 资产分类 | 长期资产 | 长期或短期资产 | 短期资产 |
| 会计处理 | 实际利率法 |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
三、结语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一种较为稳健的投资方式,适用于那些希望获得稳定收益、并且具备长期持有能力的企业。与之相比,“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在目的、计量方式和风险控制上均有较大差异。企业在选择投资类型时,应结合自身战略目标和资金状况,合理配置各类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