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是什么】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史上,有两部史书因其卓越的历史价值、严谨的编纂方法和深远的影响力,被后人誉为“史学双壁”。这两部史书分别是《史记》与《资治通鉴》。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也对后世的历史写作和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书的先河,涵盖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内容丰富、文笔生动,具有极高的文学与史料价值。而《资治通鉴》则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历时19年完成,涵盖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为宗旨,注重历史的借鉴意义。
这两部史书在体例、内容、写作风格等方面各有特色,但都以其严谨的态度和深刻的思想成为史学领域的典范之作。因此,被后人并称为“史学双壁”。
二、表格对比
| 项目 | 《史记》 | 《资治通鉴》 |
| 作者 | 司马迁(西汉) | 司马光(北宋) |
| 成书时间 | 公元前104年—公元前91年 | 公元1066年—1084年 |
| 体例 | 纪传体 | 编年体 |
| 内容范围 | 从黄帝至汉武帝时期 | 从战国至五代时期 |
| 特点 | 文笔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具有文学性 | 结构严谨,注重历史借鉴,政治性强 |
| 历史地位 | 中国第一部正史,史学奠基之作 | 中国古代最详实的编年体通史 |
| 影响 | 对后世史书及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 被视为“帝王之镜”,指导政治实践 |
三、结语
“史学双壁”不仅是对《史记》与《资治通鉴》学术价值的高度认可,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史学的辉煌成就。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时期史学发展的高峰,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思想资源。无论是研究历史还是了解文化传统,《史记》与《资治通鉴》都是不可忽视的经典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