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殄天物什么意思】“暴殄天物”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源自《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原意是指残害、浪费上天赐予的万物,后来引申为任意糟蹋、浪费财物或人才,不珍惜资源。
一、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暴殄天物 |
| 拼音 | bào tiǎn tiān wù |
| 出处 | 《尚书·武成》 |
| 原意 | 残害、浪费上天赐予的万物 |
| 现代含义 | 指浪费资源、不珍惜物品或人才 |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浪费行为,也可指对人才的轻视 |
| 近义词 | 浪费资源、糟蹋东西、挥霍无度 |
| 反义词 | 精打细算、爱惜资源、珍惜人才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浪费食物:
- “你吃不完就不要点那么多,这简直是暴殄天物。”
2. 滥用资源:
- “公司把大量资金投入到没有回报的项目中,这是典型的暴殄天物。”
3. 忽视人才:
- “他明明有才华,却被领导忽视,真是暴殄天物。”
三、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暴殄天物”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承载了中国古代对自然与资源的敬畏之心。古人认为万物皆有灵性,不应随意破坏或浪费。这一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尤其是在资源日益紧张的现代社会中,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已成为社会共识。
四、总结
“暴殄天物”是一个富有文化深度的成语,既表达了对资源的珍视,也警示人们要合理利用一切可用之物。无论是物质资源还是人力资源,都应该以尊重和珍惜的态度对待,避免因一时之快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拓展阅读,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