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缒而出是什么意思】“夜缒而出”是一个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的成语,原文为:“夜缒而出,见秦伯。”意思是:在夜里用绳子从城墙上吊下来,偷偷地出去。这个词语常用来形容在危急情况下,为了完成某种使命或任务,冒着危险秘密行动。
“夜缒而出”出自《左传》,描述的是古代一种秘密行动的方式。主人公在夜晚借助绳索从城墙下降落,目的是与敌方进行秘密会谈或执行重要任务。该词常用于描写智勇双全、敢于冒险的人物行为,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学色彩。
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左传·僖公三十年》 |
| 原文 | “夜缒而出,见秦伯。” |
| 字面意思 | 在夜里用绳子从城墙上吊下来出去 |
| 引申含义 | 暗中行动、秘密出城、冒险行事 |
| 使用场景 | 描述人物在危急时刻采取隐秘行动 |
| 文化背景 | 古代战争、外交、谋略中的常见行为 |
| 现代应用 | 多用于文学作品、历史叙述或比喻性表达 |
| 人物形象 | 胆识过人、机智勇敢、有担当 |
通过这种方式,“夜缒而出”不仅是一个动作描写,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体现了古代人在艰难环境下的智慧与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