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简介及作品】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南宋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并发展了北宋理学家如周敦颐、程颢、程颐的思想,提出了“理气二元论”和“格物致知”的理论体系,对后世中国哲学、政治、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朱熹一生著述丰富,主张以儒家经典为根本,强调道德修养与社会秩序的统一。
朱熹主要作品一览表
| 作品名称 | 类型 | 内容简述 | 出版时间 |
| 《四书章句集注》 | 儒家经典注释 | 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进行系统注解,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重要教材 | 南宋时期 |
| 《朱子语类》 | 语录体著作 | 记录朱熹与弟子之间的问答,阐述其哲学思想与治学方法 | 南宋末期 |
| 《近思录》 | 哲学文集 | 由朱熹与其弟子吕祖谦合编,选取周敦颐、二程等人的语录,整理出理学核心思想 | 南宋初年 |
| 《易学启蒙》 | 易学研究 | 对《周易》进行通俗讲解,强调“理”与“象”的关系 | 南宋中期 |
| 《诗集传》 | 诗经研究 | 对《诗经》进行重新解读,注重诗义与道德教化 | 南宋初期 |
| 《通书》 | 哲学论文 | 对周敦颐《太极图说》的进一步阐释,强调“理”与“气”的关系 | 南宋中期 |
| 《答问录》 | 书信集 | 收录朱熹与友人、门生的通信,反映其学术观点与人生感悟 | 南宋后期 |
朱熹不仅在哲学上具有重要地位,还在教育方面有诸多建树。他提倡“格物致知”,主张通过观察事物来认识真理,并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结合。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东亚文化圈,尤其在中国、朝鲜、日本等地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至今,朱熹的著作仍被广泛研究与引用,是了解中国传统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