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江山解释是什么】“指点江山”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具有远大的志向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它源自古代文人对国家山河的描绘与议论,后来被引申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掌控能力。
一、基本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指点江山 |
| 拼音 | zhǐ diǎn jiāng shān |
| 出处 | 本意来自古代文人对山河的评论,后广泛用于形容有志之士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与掌控能力。 |
| 含义 | 形容人具有远大志向、胸怀天下、能对国家大事进行谋划和指导的能力。 |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赞美他人有抱负、有担当,或形容历史人物、政治领袖的气魄与远见。 |
二、详细解读
“指点江山”字面意思是“指画山河”,原指文人墨客在纸上勾勒山川河流,表达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理想。但在现代语境中,这个成语更多地用来形容那些心怀天下、敢于担当、能够影响国家命运的人。
例如,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写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里“指点江山”表现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改革的决心。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词语 |
| 近义词 | 志在四方、胸怀天下、运筹帷幄 |
| 反义词 | 墨守成规、胸无大志、安于现状 |
四、使用示例
1. 他年少时就立志要指点江山,如今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2.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许多仁人志士都渴望指点江山,救国救民。
3. 领导者要有指点江山的气魄,才能带领人民走向繁荣。
五、总结
“指点江山”不仅是一个文学色彩浓厚的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代表着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和远见卓识。它常用于褒义语境中,强调一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远影响。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历史背景,可继续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