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志愿录取是什么意思】在高考录取过程中,考生填报的志愿如果未被录取,或因某些原因未能被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等常规批次录取,就会进入“征集志愿”阶段。那么,“征集志愿录取”到底是什么意思?下面将从定义、流程、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什么是征集志愿录取?
征集志愿录取是指在常规志愿录取结束后,部分高校因招生计划未完成,或有新增名额,由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面向未被录取的考生再次开放填报志愿的机会。这些志愿称为“征集志愿”,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重新选择学校和专业。
二、征集志愿录取的流程
| 步骤 | 内容说明 |
| 1. 常规志愿录取结束 | 高校按原计划完成录取后,部分学校可能仍有空余名额。 |
| 2. 发布征集志愿通知 | 教育考试院发布征集志愿公告,公布可填报的院校及专业。 |
| 3. 考生填报征集志愿 | 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系统填报征集志愿。 |
| 4. 高校审核录取 | 高校根据征集志愿情况进行择优录取。 |
| 5. 录取结果公布 | 最终录取结果会在规定时间内公布,考生可查询。 |
三、征集志愿的特点
| 特点 | 说明 |
| 时间短 | 征集志愿填报时间通常较短,一般为1-2天。 |
| 机会有限 | 每个批次只允许填报一次征集志愿,且名额有限。 |
| 选择范围小 | 可选的院校和专业多为未招满的学校,竞争相对较小。 |
| 需谨慎填报 | 考生需结合自身分数、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合理选择。 |
四、哪些考生适合填报征集志愿?
- 未被第一志愿录取的考生;
- 分数接近但未达目标院校分数线的考生;
- 对某一专业特别感兴趣,但原志愿未被录取的考生;
- 希望进入更高层次院校,但未被第一志愿录取的考生。
五、填报征集志愿的注意事项
| 注意事项 | 说明 |
| 及时关注信息 | 一定要留意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征集志愿通知。 |
| 不要盲目填报 | 根据自身分数和意愿理性选择,避免“冲高”失败。 |
| 确认志愿提交 | 填报后务必确认提交成功,避免因操作失误错失机会。 |
| 查看录取结果 | 录取结束后及时查看结果,确认是否被录取。 |
六、总结
征集志愿录取是高考录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对于那些未被常规志愿录取的考生来说,是一个难得的“补救”机会。虽然征集志愿的录取机会有限,但只要考生认真分析自身情况,合理填报,仍有机会进入理想的大学和专业。
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定义 | 高校未招满时,面向未录取考生再次开放填报志愿 |
| 流程 | 常规录取 → 发布通知 → 填报 → 审核 → 公布结果 |
| 特点 | 时间短、机会有限、选择少、需谨慎 |
| 适合人群 | 未被录取、分数接近目标院校、对专业有兴趣者 |
| 注意事项 | 关注信息、理性填报、确认提交、及时查看结果 |
如你还有其他关于高考志愿的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