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头鼠目是什么意思】“獐头鼠目”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外貌或举止丑陋、猥琐,带有贬义。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外表不体面、行为不端的人,尤其在描述某些人长相怪异、眼神狡猾时使用较多。
一、成语释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獐头鼠目 |
| 拼音 | zhāng tóu shǔ mù |
| 出处 | 出自《晋书·王衍传》:“夷甫(王衍)清谈,以玄理为宗,然其为人,獐头鼠目,非有大志。” |
| 含义 | 形容人的相貌丑陋、神态狡猾,多用于贬义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 |
| 近义词 | 面目可憎、獐头鼠脑、鼠目寸光 |
| 反义词 | 威风凛凛、仪表堂堂、气宇轩昂 |
二、成语详解
“獐头鼠目”中的“獐”是一种类似鹿的动物,体型较小,头部尖瘦;“鼠目”则指老鼠的眼睛,通常显得细小而狡黠。因此,“獐头鼠目”整体上形容一个人长得像獐子一样头大身小,眼睛像老鼠一样阴险,给人一种不讨喜的感觉。
这个成语不仅强调外貌上的丑陋,也暗含了对人品或行为的否定。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那些表面文雅、内心奸诈之人。
三、使用场景举例
1. 文学作品中:如《红楼梦》中描写一些角色时,可能会用“獐头鼠目”来形容他们的丑恶嘴脸。
2. 日常生活中:在描述某人长相怪异、行为可疑时,可以用此成语进行调侃或批评。
3. 网络评论中:有时网友也会用“獐头鼠目”来讽刺某些公众人物或网络红人。
四、注意事项
- 该成语属于贬义词,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对象,避免冒犯他人。
- 在正式写作中应谨慎使用,以免造成误解或不必要的冲突。
- 与“鼠目寸光”不同,“獐头鼠目”更侧重于外貌和神态,而“鼠目寸光”则强调目光短浅。
五、结语
“獐头鼠目”是一个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成语,既可用于文学描写,也可用于日常表达。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能提升语言的表现力和文化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