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陵简介】张道陵,东汉末年著名道士,道教正一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天师”,后世称其为“张天师”。他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道教的传播和教义体系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张道陵不仅是一位宗教领袖,同时也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其思想融合了道家学说与民间信仰,形成了独特的道教体系。
张道陵简介总结
张道陵,字辅汉,东汉末年人,原名张衡,后改名张道陵。他是道教正一派的开山祖师,因在四川鹤鸣山修行并创立天师道而闻名。张道陵主张以《道德经》为核心教义,提倡清静无为、修身养性,并通过符箓、斋醮等仪式来驱邪治病,深受百姓爱戴。他不仅在宗教上影响深远,也在当时的社会动荡中发挥了稳定人心的作用。
张道陵简要生平表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张道陵(原名张衡) |
| 字 | 辅汉 |
| 出生时间 | 约公元34年 |
| 逝世时间 | 约公元156年 |
| 出生地 | 江苏沛县(今江苏徐州一带) |
| 主要活动地区 | 四川、湖北、湖南等地 |
| 所属教派 | 道教正一派(天师道) |
| 创立时间 | 东汉末年(约公元142年) |
| 著作 | 《正一法文》《太上洞玄灵宝五帝符录》等 |
| 教义核心 | 道法自然、清净无为、符箓咒语、斋醮祭祀 |
| 历史地位 | 道教正一派创始人,被尊为“天师” |
| 影响 | 对中国道教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后世多尊其为“张天师” |
结语
张道陵作为道教的重要人物,不仅在宗教理论上有所建树,还在实践层面推动了道教的传播与发展。他的思想和行为对后世道教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被广大道教信徒所敬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