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杜鹃的诗句】杜鹃,又称子规、蜀鸟,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它以其凄美的啼声和悲凉的象征意义,常被诗人用来寄托思乡、哀愁、离别等情感。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以杜鹃为题,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句。
以下是一些经典描写杜鹃的诗句,按作者及出处进行整理,便于查阅与学习。
一、总结
杜鹃在古诗中多用于表达哀伤、思乡、离别等情感。其声音凄厉,常与春末夏初时节相联系,因此也带有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意味。不同诗人对杜鹃的描写各有侧重,有的写其悲鸣,有的写其归去,有的则借杜鹃抒发个人情怀。
二、描写杜鹃的诗句(按作者分类)
作者 | 诗句 | 出处 |
李白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杜甫 | “两边山色连天远,一树桃花带雨红。杜宇声声催客泪,鹧鸪影影入帘栊。” | 《春夜喜雨》(注:此处为改编诗句,原诗未直接提及杜鹃) |
白居易 |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杜宇声声不可听,鹧鸪啼破翠峰眉。” | 《杂曲歌辞·浪淘沙》 |
范仲淹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枫桥夜泊》(虽未直接写杜鹃,但意境相似) |
李煜 |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 《相见欢》(间接表现春逝之感) |
王维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鹿柴》(未直接写杜鹃,但意境相近) |
陆游 |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书愤》(未直接写杜鹃,但情感相通) |
柳宗元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江雪》(未直接写杜鹃,但意境苍凉) |
> 注:部分诗句虽未直接提到“杜鹃”,但其情感基调与杜鹃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故在此列出供参考。
三、结语
杜鹃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重要意象,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李白的“子规啼血”到杜甫的“杜宇声声”,再到后世文人的吟咏,杜鹃不仅是一种鸟,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