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古诗】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内容广泛,涵盖了社会百态、人生感悟和自然风光等多个方面。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和现实意义。以下是对白居易部分代表作品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主要特点与内容。
一、白居易古诗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他是中唐时期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与元稹并称“元白”,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他的诗歌风格平实自然,善于用日常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尤其关注民生疾苦和社会现实问题。
二、白居易代表古诗及特点总结
诗名 | 创作背景 | 主题内容 | 诗歌特点 | 代表诗句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唐代科举考试中的一首命题诗 | 描写离别之情,抒发对友人的思念 |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长恨歌》 | 叙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 表现爱情与政治的悲剧交织 | 长篇叙事诗,情节跌宕起伏 |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琵琶行》 | 作者在江州任职期间偶遇琵琶女 | 抒发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 情感真挚,描写细腻 |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卖炭翁》 | 描写一位卖炭老人的生活困境 | 批判社会不公,同情底层人民 | 现实主义风格,语言质朴 |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钱塘湖春行》 | 游览西湖时所作 | 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对自然的喜爱 | 画面清新,意境优美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三、总结
白居易的古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他通过诗歌反映现实生活,关心百姓疾苦,倡导文学为现实服务。他的作品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动人,深受后世读者喜爱。无论是抒情、叙事还是讽刺,白居易都能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其思想深度与人文关怀。
如想进一步了解某一首诗的具体赏析或历史背景,可继续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