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司空见惯”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事非常常见,已经让人不再感到新奇。但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司空”到底指的是什么。其实,“司空”并非现代意义上的职位,而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和含义,以下是对“司空”的详细总结,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对比说明。
一、成语“司空见惯”简介
- 出处: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后人根据诗意引申出“司空见惯”这一成语,用以形容对某些现象习以为常。
- 含义:指某种事情经常发生,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不再觉得稀奇。
二、“司空”是什么意思?
“司空”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官职名称,最早出现在周代,后在汉代、唐代等朝代中均有沿用。
- 基本含义:
- “司”:主管、管理。
- “空”:原意为“掌管”,后引申为“管理事务”。
因此,“司空”本义是“主管工程或建筑事务的官员”。
- 历史背景:
- 在周代,“司空”是六卿之一,负责土木工程、水利建设等。
- 唐代时,“司空”成为三公之一(三公为太师、太傅、太保),地位较高。
- 宋代以后,“司空”逐渐演变为一种荣誉称号,不再是实际职务。
三、为什么成语中用“司空”?
“司空见惯”最初并不是用来形容“常见”的意思,而是指“司空这个人见过很多事”,后来被引申为“常见的事”。
据传,唐代有一位名叫张籍的官员,他曾经写诗讽刺当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其中提到“司空见惯浑闲事”。后来这句话被简化为“司空见惯”,并逐渐演变成我们现在常用的成语。
四、总结对比表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司空见惯 |
| 出处 | 唐代刘禹锡诗作 |
| 字面意思 | 司空这个人见过很多事 |
| 现代含义 | 某种现象非常常见,已不令人惊讶 |
| “司空”含义 | 古代官职名,主管工程与建筑事务 |
| 历史背景 | 周代至唐代均有设置,宋代后多为荣誉头衔 |
| 使用场景 | 描述事物常见、习以为常的情况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司空见惯”虽然表面上看是一个描述常见现象的成语,但其背后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司空”一词的演变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制的发展与变迁。了解这些背景知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成语的真正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