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活检是什么意思】穿刺活检是一种医学检查手段,主要用于获取体内组织样本,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病变,如肿瘤、炎症或其他异常情况。该方法通过使用细针或特殊工具,从疑似病变部位取出少量组织或细胞,在实验室中进行病理分析,从而明确诊断。
一、穿刺活检的定义
穿刺活检是指在影像学引导(如超声、CT或MRI)下,用穿刺针进入身体内部,抽取一小部分组织或细胞样本,供病理学检查。它是一种微创、精准的诊断方式,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中。
二、穿刺活检的类型
| 类型 | 操作方式 | 适用部位 | 优点 |
| 细针穿刺活检(FNA) | 使用细针抽取细胞 | 乳腺、甲状腺、淋巴结等 | 创伤小、恢复快 |
| 粗针穿刺活检(CNB) | 使用较粗的穿刺针取组织块 | 乳腺、肝脏、肺部等 | 取样量大,诊断更准确 |
| 穿刺引流活检 | 结合引流操作取样 | 脓肿、囊肿等 | 同时治疗与诊断 |
| 影像引导穿刺 | 在超声、CT等引导下操作 | 多种器官 | 精准度高,风险低 |
三、穿刺活检的适用情况
- 怀疑恶性肿瘤
- 不明原因的肿块或结节
- 炎症性病变需鉴别
- 某些感染性疾病需要明确病原体
四、穿刺活检的优缺点
| 优点 | 缺点 |
| 微创、恢复快 | 可能引起局部出血或感染 |
| 准确率高 | 取样范围有限,可能漏诊 |
| 检查时间短 | 需要专业设备和医生操作 |
| 对患者心理负担较小 | 有时需多次检查才能确诊 |
五、穿刺活检的注意事项
- 检查前需进行凝血功能检查
- 有出血倾向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者需提前告知医生
- 术后注意穿刺部位清洁,避免剧烈运动
- 若出现持续疼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六、总结
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手段,尤其在肿瘤早期筛查和疾病鉴别中具有重要价值。根据不同的病情和部位,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穿刺方式。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其安全性较高。对于患者而言,了解穿刺活检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更好地配合检查,提高诊断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