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概括简介】《促织》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一个荒诞而富有寓意的故事,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人民的苦难。故事以一只小小的蟋蟀(即“促织”)为线索,展开了一段令人唏嘘的悲剧。
一、
《促织》讲述了一个名叫成名的书生,因家中贫困,被官府强征赋税,不得不四处寻找能赢得比赛的蟋蟀。他历经艰辛,终于得到一只善斗的蟋蟀,却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它。为了弥补损失,他不惜冒险进入深山寻找新的蟋蟀,最终在神灵的帮助下得到了一只神奇的蟋蟀,并因此获得官府赏识,改变了家庭命运。
然而,故事并未止步于“苦尽甘来”的结局,而是通过成名一家的遭遇,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中官吏横征暴敛、百姓生活艰难的现实。同时也表达了对命运无常、人世悲欢的感慨。
二、关键信息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作品名称 | 《促织》 |
| 作者 | 蒲松龄 |
| 出处 | 《聊斋志异》 |
| 体裁 | 短篇小说 |
| 主题思想 | 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与百姓的苦难,表达对命运无常的感叹 |
| 主要人物 | 成名、妻子、蟋蟀、官吏、神灵等 |
| 情节主线 | 成名为缴纳赋税寻找蟋蟀,经历波折后得偿所愿,但背后暗藏悲剧 |
| 象征意义 | “促织”象征微小而重要的事物,也暗示人生的渺小与无奈 |
| 艺术特色 | 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寓言性强,讽刺意味浓厚 |
三、结语
《促织》虽是一则志怪小说,但其内容深刻,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蒲松龄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普通人在社会压迫下的挣扎与希望,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人性的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