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是什么】在填写各类表格、进行身份验证或办理相关手续时,常常会遇到“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这一项。那么,什么是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它有什么作用?本文将对此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常见的行政区划代码格式。
一、什么是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
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是指根据国家行政区划标准,对个人出生地所属的行政区域进行编码的一种标识。该代码通常由6位数字组成,分别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区)三级行政区划单位。例如:110105表示北京市东城区。
这类代码主要用于统计、户籍管理、身份证信息录入等官方用途,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二、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的作用
1. 身份信息标准化:用于统一规范个人信息的记录方式。
2. 数据统计与分析:便于政府进行人口分布、出生率等数据统计。
3. 户籍管理:作为户口登记的重要依据之一。
4. 证件办理:如身份证、护照等,可能需要提供出生地代码。
三、常见行政区划代码结构说明
| 代码位数 | 说明 |
| 第1-2位 | 省级行政区代码(如:11表示北京市) |
| 第3-4位 | 地级市或自治州代码(如:01表示北京市) |
| 第5-6位 | 县级行政区代码(如:05表示东城区) |
四、示例表格(部分省市)
| 出生地名称 | 行政区划代码 | 说明 |
| 北京市东城区 | 110105 | 北京市下辖县级区 |
| 上海市浦东新区 | 310115 | 上海市下辖县级区 |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 | 440104 | 广东省下辖市级区 |
|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 410102 | 河南省下辖市级区 |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 | 510107 | 四川省下辖市级区 |
五、如何获取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
1. 查询官方网站:可通过国家统计局或民政部官网查询。
2. 咨询当地派出所:户籍管理部门可提供准确信息。
3. 使用身份证号码:身份证第17位前六位即为出生地代码。
总结
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是个人基本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规范和统一信息记录。了解其结构和用途,有助于在实际操作中更准确地填写相关信息。在日常生活中,若不确定具体代码,建议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合法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