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高高在上的意思】“高高在上”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处于非常高的位置,不仅指物理上的高处,更常用于比喻地位、权力或思想上的优越感。这个词语带有一定的贬义,通常用来批评那些脱离群众、不接地气、自视甚高的人或行为。
一、词语释义
| 词语 | 高高在上 |
| 拼音 | gāo gāo zài shàng |
| 词性 | 形容词/动词(较少用) |
| 基本含义 | 1. 字面意思:高高地在上面。 2. 比喻意义:形容地位高、权力大;也指态度高傲、脱离实际、不关心底层。 |
| 使用场景 | 用于描述领导、官员、名人等高高在上的姿态,也可用于批评某些脱离现实的行为。 |
| 褒贬色彩 | 贬义 |
| 近义词 | 居高临下、趾高气昂、目中无人 |
| 反义词 | 平易近人、脚踏实地、深入基层 |
二、词语来源与演变
“高高在上”最早出自《诗经·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其中“高高在上”原意是形容天帝高高在上,俯视人间,带有宗教和哲学意味。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评价的词汇,用于讽刺那些不接地气、高高在上的权势者。
三、使用示例
| 示例句子 | 说明 |
| 他总是高高在上,从不听群众的意见。 | 批评某人态度高傲,不重视基层声音。 |
| 官员要深入基层,不能高高在上。 | 强调领导者应贴近群众,避免脱离实际。 |
| 这种想法太理想化了,完全高高在上。 | 表达对某种观点脱离现实的不满。 |
四、常见误区
- 误用为中性词:有人误以为“高高在上”只是单纯描述位置高,而忽略了其背后的贬义色彩。
- 混淆近义词:如“居高临下”更多强调位置上的优势,“高高在上”则更强调心理或态度上的优越感。
- 忽略语境:在正式场合中使用该词可能显得不够礼貌,需根据具体语境判断是否合适。
五、总结
“高高在上”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批判色彩的成语,常用于表达对某些人或现象的不满。它不仅是对物理高度的描述,更是对精神层面高高在上的讽刺。在日常交流中,合理使用这一词语有助于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批判性,但也需注意语气和场合,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