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知识 > 生活百科 >

成语下里巴人解释

2025-11-17 02:24:44

问题描述:

成语下里巴人解释,这个怎么操作啊?求快教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7 02:24:44

成语下里巴人解释】“下里巴人”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源自古代的民间文化,常用于形容通俗、大众化的艺术或语言风格。该成语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也在日常交流中被广泛使用。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汉语文化的深层内涵。

一、成语概述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下里巴人
拼音 xià lǐ bā rén
出处 源自《楚辞·宋玉对楚王问》
含义 原指战国时期楚国的民间歌曲,后引申为通俗、大众化的艺术形式或语言风格
用法 多用于形容文艺作品、语言表达等贴近普通民众的风格
近义词 雅俗共赏、通俗易懂
反义词 阳春白雪、高雅难懂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下里巴人”最早出自《楚辞·宋玉对楚王问》。原文提到:“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是故圣人不耻下问,而贤者不耻下流。……吾有三事:一曰下里巴人,二曰阳春白雪,三曰曲高和寡。”这里的“下里巴人”指的是民间流行的歌曲,与“阳春白雪”相对,后者代表高雅的艺术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下里巴人”逐渐从字面意义转向比喻意义,用来形容那些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文化作品或语言风格。

三、现代用法与常见搭配

1. 文艺作品

如:“这部小说语言朴实,内容贴近生活,可谓‘下里巴人’之作。”

2. 语言表达

如:“他说话风趣幽默,毫无文绉绉的感觉,真有点‘下里巴人’的味道。”

3. 文化对比

如:“‘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不同层次的审美追求。”

四、总结

“下里巴人”这一成语,既承载了古代民间文化的印记,又在现代语境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强调的是艺术与语言的亲民性与普及性,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在实际使用中,应注意语境的恰当性,避免误解其原本的含义。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出处、含义及用法,我们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也能更深入地体会到汉语文化的丰富内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