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世师的意思解释】“百世师”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道德、学问或品德方面非常卓越,足以成为后世千百年中人们学习和效仿的榜样。这个词语常用于赞美那些对社会有深远影响、具有极高威望和影响力的贤人或先哲。
一、词语解析
- 百世:表示极长的时间,泛指千年万代。
- 师:指老师、导师,也可引申为楷模、典范。
- 整体含义:意指一个人的德行、学识、成就足以成为后世千百年中的学习对象。
二、出处与用法
“百世师”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意思是说,圣人是千百年来都值得尊敬和效法的人。
现代使用中,“百世师”多用于文学、历史、教育等领域,用来赞美那些对社会、文化、思想等方面有深远影响的人物。
三、相关人物举例(表格)
| 姓名 | 身份/贡献 | 为何被称为“百世师” |
| 孔子 | 儒家学派创始人 | 道德教化、礼乐制度、教育理念影响中国两千多年 |
| 孟子 | 儒家代表人物 | 弘扬仁政思想,影响后世政治与伦理观念 |
| 王阳明 | 明代思想家 | 心学大师,强调知行合一,对东亚文化影响深远 |
| 诸葛亮 | 三国时期政治家 | 智慧与忠诚的象征,被后世视为忠臣典范 |
| 李时珍 | 医学家 | 编撰《本草纲目》,医学贡献巨大,影响深远 |
四、总结
“百世师”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代表着一种超越时代、影响深远的榜样力量。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与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应以那些真正值得敬仰的人为楷模,不断自我提升。
通过了解“百世师”的含义及其背后的历史人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中对于“师道尊严”和“榜样力量”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