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于一隅成语解释】“安于一隅”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人满足于自己所处的狭小范围或环境中,不思进取,缺乏开拓精神。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在生活、工作或思想上过于保守、不愿接受新事物的人。
该成语出自古代文献,虽未见于经典古籍,但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提醒人们不要局限于现有的环境和状态,应积极面对变化与挑战。
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安于一隅 |
| 拼音 | ān yú yī yú |
| 释义 | 满足于狭小的环境或区域,不求进步或改变。 |
| 出处 | 虽无明确出处,常见于现代汉语使用中。 |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贬义。 |
| 近义词 | 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安土重迁 |
| 反义词 | 奋发图强、勇于探索、开拓进取 |
| 感情色彩 | 贬义 |
| 语法结构 | 动宾结构 |
使用示例
- 他一直安于一隅,不愿意到外地发展,错失了很多机会。
-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如果一个人安于一隅,最终会被时代淘汰。
总结
“安于一隅”是一个具有明显贬义色彩的成语,强调的是对现状的满足和对改变的抗拒。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时,不应固守已有的舒适区,而应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寻求成长与突破。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被时代所抛弃,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