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心泣血成语意思】“椎心泣血”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极度悲痛、伤心到极点的状态。这个成语不仅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还带有一定的文学性和历史感,常用于描述因重大打击或失去亲人而产生的深切哀痛。
一、成语释义
- 出处: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夫忧思之久,必生百病,虽有良医,不能疗也。故君子慎其所处,以避其害。若夫椎心泣血,哀恸过甚,亦非养生之道。”
- 字面意思:
- “椎心”:捶打胸口,表示极度的痛苦。
- “泣血”:眼泪流干,甚至流出鲜血,形容极度悲伤。
- 引申含义:形容内心极度悲痛,情绪激动到几乎无法自持的状态。
二、使用场景
| 使用场景 | 说明 | 
| 表达失去亲人后的悲痛 | 如亲人去世后,表达深切的哀悼之情 | 
| 描述重大打击后的心理状态 | 如遭遇重大变故、失败或灾难后的强烈情绪反应 | 
| 文学作品中渲染情感 | 常用于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中增强情感张力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成语 | 
| 近义词 | 痛不欲生、肝肠寸断、悲痛欲绝 | 
| 反义词 | 心安理得、无动于衷、漠不关心 | 
四、例句分析
1. 例句1:
“他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后,椎心泣血,久久不能平复。”
解析:此句中,“椎心泣血”形象地表达了他对父亲去世的极度悲痛。
2. 例句2:
“这位母亲在儿子战死沙场后,椎心泣血,终日以泪洗面。”
解析:通过该成语,突出了母亲对儿子牺牲的深切哀伤。
五、总结
“椎心泣血”是一个极具感染力的成语,常用于表达极度的悲伤和痛苦。它不仅在日常交流中可以用来表达情感,更在文学作品中广泛使用,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表达中更加准确地传达情感。
| 成语 | 椎心泣血 | 
| 含义 | 极度悲痛,哀伤至极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 用法 | 多用于表达失去亲人或遭遇重大打击时的悲伤情绪 | 
| 近义词 | 痛不欲生、肝肠寸断 | 
| 反义词 | 心安理得、无动于衷 |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