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养生功法易筋经】“中医药养生功法易筋经”是中国传统医学中一种重要的养生保健方法,源于古代道家与中医理论的结合,具有强身健体、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等多重功效。其动作柔和、节奏缓慢,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练习,尤其对慢性病患者、亚健康人群及中老年人有显著的调理作用。
一、易筋经概述
易筋经,又称“易筋导引术”,最早见于明代天启四年(1624年)的《易筋经》古籍,后经历代医家和武术家不断整理与完善,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养生功法体系。它融合了中医经络学说、气功原理和导引术,强调“调身、调息、调心”的三调合一,旨在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呼吸方式,达到疏通经络、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目的。
二、易筋经的主要功效
| 功效名称 | 具体表现 |
| 调节气血 | 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血不足,缓解疲劳与头晕等症状 |
| 疏通经络 | 激活人体经络系统,提升身体自我修复能力 |
| 增强体质 | 提高免疫力,增强肌肉力量与柔韧性 |
| 改善睡眠 | 缓解焦虑、紧张情绪,有助于深度睡眠 |
| 预防疾病 | 对高血压、颈椎病、肩周炎等常见慢性病有辅助预防和调理作用 |
三、易筋经的基本动作
以下为易筋经常见的十二式动作,每式都有其独特的养生意义:
| 动作名称 | 功效说明 |
| 韦陀献杵 | 调整脊柱,增强腰背力量 |
| 摘星换斗 | 改善肩颈僵硬,调理肝胆功能 |
| 九鬼拔刀 | 放松肩部,增强背部灵活性 |
| 三盘落地 | 强化下肢力量,调节气机下行 |
| 青龙探爪 | 舒展胸肋,促进肺部呼吸 |
| 掌托天门 | 提升头部供血,缓解头痛与眩晕 |
| 朝天一炷香 | 放松肩颈,调理心肺功能 |
| 横担降魔 | 放松腰背,增强核心稳定性 |
| 金童捧印 | 调理脾胃,增强消化功能 |
| 白蛇吐信 | 放松颈部,改善颈椎问题 |
| 青龙摆尾 | 活动腰胯,增强身体协调性 |
| 玉女穿梭 | 调整全身气机,提升精神状态 |
四、练习建议
- 时间选择:最佳练习时间为清晨或傍晚,空气清新,有利于气机运行。
- 环境要求:选择安静、通风良好的场所,避免在风大或潮湿环境中练习。
- 呼吸配合:动作与呼吸要同步,以自然深呼吸为主,不可强行憋气。
- 持续练习:建议每天坚持练习30分钟以上,长期坚持效果更佳。
- 注意事项:初学者应由专业老师指导,避免动作错误导致受伤。
五、结语
“中医药养生功法易筋经”不仅是一种传统的健身方式,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简单而科学的方式,帮助现代人缓解压力、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无论是作为日常养生手段,还是作为康复调理的辅助方法,易筋经都值得推广和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