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债务应该怎么处理】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可能会共同承担一些债务,例如房贷、信用卡欠款、经营贷款等。当夫妻离婚时,这些债务如何处理,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根据我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规定,夫妻离婚时的债务处理有明确的规定和原则。
一、
1. 夫妻共同债务: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或用于夫妻共同生产经营的债务,应由夫妻共同偿还。
2. 个人债务:如果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所负的债务,且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或经营,则属于个人债务,由负债方独自承担。
3. 举证责任:主张债务为个人债务的一方,需提供证据证明该债务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或经营。
4. 离婚协议约定:夫妻可在离婚协议中对债务进行约定,但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5. 法院判决:若无法协商一致,法院将依据法律和实际情况作出判决。
二、表格展示
| 类型 | 定义 | 处理方式 | 法律依据 |
| 夫妻共同债务 |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家庭共同生活或经营所负的债务 | 由夫妻共同偿还 | 《民法典》第1064条 |
| 个人债务 | 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且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或经营的债务 | 由负债方单独承担 | 《民法典》第1064条 |
| 离婚协议约定 | 夫妻在离婚时对债务的分配达成一致 | 可作为内部约定,但不能对抗债权人 | 《民法典》第1087条 |
| 债务举证责任 | 主张债务为个人债务的一方需提供证据 | 需提供银行流水、消费记录等证明材料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34条 |
| 法院判决 | 无法协商时,由法院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 | 判决书具有强制执行力 | 《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 |
三、注意事项
- 在处理离婚债务问题时,建议双方保持沟通,尽量通过协商解决。
- 如涉及大额债务,建议咨询专业律师,避免因不了解法律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 债务的认定与分割,不仅影响离婚后的经济状况,还可能影响信用记录和未来贷款能力。
总之,夫妻离婚时的债务处理,应遵循“共同债务共同承担,个人债务各自负责”的原则,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