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襟危坐的含义】“正襟危坐”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端正、严肃地坐着,通常带有庄重、拘谨或认真专注的意味。这个成语不仅用于描述人的坐姿,还常用来比喻一个人在特定场合下的态度和精神状态。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 正襟 | 整理衣襟,表示端庄、严肃的态度 |
| 危坐 | 端正地坐着,不随意歪斜 |
整体意思是:整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形容人态度严肃、举止庄重。
二、出处与用法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其言正襟危坐,若有所思。” |
| 常见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形容人神情严肃、态度认真 |
| 情感色彩 | 中性偏褒义,强调庄重、严谨 |
| 使用场景 | 学校课堂、会议、演讲、正式活动等需要保持庄重氛围的场合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词语 |
| 近义词 | 仪态端庄、正颜厉色、肃然起敬 |
| 反义词 | 跺脚晃腿、东倒西歪、懒散无礼 |
四、使用注意事项
- 适用对象:多用于成年人,尤其是有一定身份或地位的人。
- 语境限制:不宜用于轻松、随意的场合,否则可能显得不合时宜。
- 搭配习惯:常与“神情”、“姿态”、“态度”等词搭配使用。
五、总结
“正襟危坐”不仅是对坐姿的描述,更是一种态度的体现。它传达出一种尊重、严肃和专注的精神状态,在正式场合中具有较强的象征意义。理解并恰当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文化内涵。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文化背景,可继续查阅古籍或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实际运用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