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校训是什么】浙江大学作为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其校训不仅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也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了解浙大的校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所大学的精神内核。
一、浙大校训的来源与含义
浙江大学的校训是“求是创新”。这一校训最早由竺可桢校长于1938年提出,至今仍是浙大人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
- “求是”:意为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它强调在学习和研究中要注重事实、讲究科学,不盲从、不迷信。
- “创新”:指勇于探索、敢于突破。鼓励师生在学术研究和实践中不断开拓新思路,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求是创新”不仅是浙大教育理念的核心,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浙大校训的体现方式
浙大校训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环节之中:
| 方面 | 具体体现 |
| 教学 |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
| 科研 | 强调原创性研究,支持跨学科合作 |
| 管理 | 倡导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理念 |
| 校园文化 | 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创新竞赛等,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
三、浙大校训的意义与影响
“求是创新”不仅是浙大的精神象征,也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对学生而言,校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 对学校而言,校训是凝聚师生力量、推动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
- 对社会而言,浙大人秉承校训,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
总结:
浙江大学的校训“求是创新”源自竺可桢校长的倡导,强调追求真理与勇于创新相结合。它不仅体现在学校的教学与科研中,更深深融入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浙大人共同的精神追求。通过这一校训,浙大不断培养出一批批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