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之光建造时间】“太湖之光”是中国自主研发的超级计算机,其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了解其建造时间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其发展历程和技术背景。以下是对“太湖之光”建造时间的总结。
一、
“太湖之光”(Tianhe-3)是国家超算中心研发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于2016年正式投入使用。它由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部署在无锡国家超级计算中心。该系统采用了中国自主设计的处理器架构,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和能效比,在全球超级计算机排行榜中曾多次名列前茅。
“太湖之光”的建设标志着中国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重大突破,体现了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和成果。其建造过程涉及多个技术环节,包括硬件设计、软件优化、系统集成等,历时数年完成。
二、建造时间表
| 时间节点 | 事件说明 |
| 2013年 | “太湖之光”项目正式启动 |
| 2015年 | 系统初步完成,进入测试阶段 |
| 2016年6月 | 正式投入运行 |
| 2016年11月 | 登上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 |
| 2017年 | 进行系统升级与性能优化 |
| 2018年 | 持续运行并支持多领域科研应用 |
通过以上信息可以看出,“太湖之光”的建造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从立项到最终投入使用,经历了数年的研发与调试。它的成功不仅提升了我国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国际地位,也为科学研究、工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