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故和典故的区别】在日常语言和文学表达中,“掌故”与“典故”这两个词常常被混用,但实际上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别。理解两者的不同,有助于我们在写作、阅读或交流时更准确地使用这些词汇。
一、
掌故:通常指历史上的故事、轶事或旧时的风俗习惯,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通俗性。它多用于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尤其是那些流传较广、带有一定文化色彩的小故事。
典故:则是指来自古代文献、经典著作中的引用或故事,常用于文章中作为论据或修辞手段,具有较强的文化深度和思想性。典故往往有明确的出处,并且在使用时需要一定的文学修养才能理解其含义。
简而言之:
- 掌故偏重于“故事”与“趣味”,多为民间或历史中的小片段;
- 典故则偏重于“引用”与“出处”,多用于文学、学术或正式场合。
二、对比表格
| 对比项 | 掌故 | 典故 |
| 定义 | 历史上的故事、轶事或风俗 | 来自古籍、经典中的引用或故事 |
| 特点 | 趣味性强,通俗易懂 | 文化深厚,思想性强 |
| 出处 | 多为民间流传或历史记载 | 多出自经典文献(如《诗经》《史记》等) |
| 使用场景 | 日常交流、通俗文章 | 学术论文、文学作品、正式演讲 |
| 难度 | 易于理解 | 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 |
| 示例 | “武松打虎”、“张飞穿针” | “卧薪尝胆”、“程门立雪” |
三、结语
掌握“掌故”与“典故”的区别,不仅能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避免混淆,使表达更加精准、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