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而生畏的意思是什么】“望而生畏”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对某些人或事物感到敬畏、害怕的心理状态。它不仅表达了对某人能力的钦佩,也包含了因畏惧而不敢轻易接近的情绪。
下面我们将从含义、用法、近义词和反义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
“望而生畏”出自《论语·子路》:“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其言也讱,其行也慎,其貌也恭,其心也敬,故曰‘望而生畏’。”意思是:看到一个人就感到敬畏,说明这个人有威德,令人不敢轻视。
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那些德高望重、能力出众的人,让人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敬畏感。它不仅仅是“怕”,更是一种由衷的尊重与敬仰。
在日常使用中,“望而生畏”常用来表达对权威人物、杰出人才或具有强大气场的人的敬仰之情。它带有较强的褒义色彩,强调的是内心的敬畏而非单纯的恐惧。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望而生畏 |
拼音 | wàng ér shēng wèi |
出处 | 《论语·子路》 |
含义 | 看到某人或某物就感到敬畏、害怕,表示对对方的敬重和畏惧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对权威、名人、强者等的敬仰与畏惧 |
近义词 | 敬而远之、肃然起敬、心生敬畏 |
反义词 | 无所畏惧、胆大妄为、目中无人 |
用例 | 他那威严的外表让人望而生畏,不敢轻易靠近 |
情感色彩 | 褒义(含敬意) |
三、注意事项
- “望而生畏”强调的是“敬畏”,而不是单纯的“害怕”,因此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
- 它适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口语中较少使用。
- 在写作中可以用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突出人物形象或环境氛围。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望而生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能够使语言更加生动、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