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苏轼】《水龙吟》是词牌名,苏轼曾以此词牌创作过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题为《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这首词以杨花为意象,借物抒情,展现了苏轼细腻的情感与高远的意境。以下是对该词的总结与分析。
一、作品背景
苏轼在北宋时期因政治风波被贬黄州,生活相对清闲。他在这一时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其中《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便是代表作之一。此词是苏轼对友人章质夫原作的和词,通过描写杨花的飘零,寄托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二、内容概要
全词以杨花起兴,描绘其轻柔飘舞的姿态,进而引出对人生离别的感伤。词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三、艺术特色
特点 | 内容说明 |
意象丰富 | 以“杨花”为核心意象,营造出一种飘零、孤寂的氛围。 |
情感真挚 | 抒发对人生无常、离别之苦的深切感受。 |
语言优美 | 用词婉约,句式流畅,具有极高的文学美感。 |
借物抒情 | 通过杨花的飘落,表达个人情感与人生哲理。 |
和词典范 | 是苏轼对章质夫原作的回应,体现文人之间的唱和传统。 |
四、经典语句赏析
-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开篇即点明杨花的特殊性,既像花又不完全是花,无人怜惜它随风飘落,暗含自身命运的无奈。
-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此句将杨花与泪珠相联系,赋予其更深的情感内涵,表达了离别的哀愁。
-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声唤觉。”
以梦境为载体,表现对远方人的思念,情感缠绵悱恻。
五、历史评价
历代文人对苏轼的这首《水龙吟》多有赞誉。清代词评家朱彝尊称其“婉转缠绵,情致深长”,近代学者王国维则认为此词“写物之工,可与周邦彦比肩”。
六、总结
苏轼的《水龙吟》不仅是一首优美的咏物词,更是一首充满人生感悟的作品。它通过杨花的意象,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漂泊、离别之痛的深刻体验,展现了苏轼作为文学大家的深厚功底与独特风格。
项目 | 内容 |
词牌 | 水龙吟 |
作者 | 苏轼 |
创作背景 | 被贬黄州期间 |
主题 | 杨花、离别、人生无常 |
艺术特点 | 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
经典句子 | “似花还似非花……点点是离人泪” |
历史评价 | 婉转缠绵,情致深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