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性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Variant Angina Pectoris),也称为Prinzmetal心绞痛,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绞痛,主要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而非心肌耗氧量增加。它通常在静息状态下发作,常伴有心电图的ST段抬高,且多发生在夜间或清晨。与典型劳力性心绞痛不同,变异性心绞痛的发作时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并可能伴随心律失常。
以下是对变异性心绞痛的总结与对比分析:
一、变异性心绞痛概述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变异性心绞痛 |
英文名称 | Variant Angina Pectoris / Prinzmetal’s Angina |
发病机制 | 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 |
发作时间 | 多在静息状态,尤其是夜间或清晨 |
典型症状 | 胸痛、压榨感、放射至左臂或下颌 |
心电图特征 | ST段抬高,可伴有T波倒置 |
持续时间 | 一般较短,数分钟至15分钟 |
病因 | 冠状动脉内皮功能障碍、血管收缩因子增多等 |
常见诱因 | 吸烟、寒冷、情绪波动、睡眠不足等 |
二、与其他类型心绞痛的比较
特征 | 变异性心绞痛 | 劳力性心绞痛 | 不稳定型心绞痛 |
发作时间 | 静息时为主 | 劳动或情绪激动时 | 静息或轻微活动时 |
心电图表现 | ST段抬高 | ST段压低 | ST段压低或T波改变 |
疼痛性质 | 剧烈、持续 | 压迫感、钝痛 | 持续性、剧烈 |
病因 | 冠脉痉挛 | 冠脉狭窄 | 冠脉斑块破裂或不稳定 |
治疗重点 | 扩张冠脉、缓解痉挛 | 改善心肌供氧、抗血小板 | 抗凝、抗血小板、介入治疗 |
预后 | 一般较好,但可能发展为心梗 | 较好,需长期管理 | 风险较高,需紧急处理 |
三、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 心电图检查:典型ST段抬高
- 运动试验:部分患者可诱发心绞痛
- 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器质性病变
- 心肌酶检测:排除心肌梗死
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
- 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首选药物
- 硝酸酯类药物:用于急性发作
- β受体阻滞剂:需谨慎使用,可能加重痉挛
- 生活方式调整:
- 戒烟、避免寒冷刺激
- 规律作息、减轻压力
- 介入治疗:
- 对于反复发作、药物控制不佳者,可考虑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四、注意事项
- 变异性心绞痛虽然不常见,但若频繁发作,可能提示冠状动脉存在潜在病变。
- 患者应定期随访,监测心电图和心脏功能。
- 若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以排除心肌梗死。
总之,变异性心绞痛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绞痛,其核心在于冠状动脉的异常收缩。正确识别和及时治疗是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