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起黄莺儿原文】《打起黄莺儿》是唐代诗人金昌绪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如下:
>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位思妇在梦中与远在边疆的丈夫相见的情景,因黄莺的啼叫而惊醒,表达了她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无奈。
一、
《打起黄莺儿》是一首描写思妇情感的短诗,通过一个日常的小场景——打黄莺,引出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诗中没有直接表达“思乡”或“相思”,而是借助自然意象(黄莺)和梦境来传达情感,语言含蓄,意境深远。
全诗共四句,结构紧凑,每句仅五个字,却层层递进,情感逐渐加深:
- 第一句:“打起黄莺儿”:动作描写,表现了主人公对黄莺的不满。
- 第二句:“莫教枝上啼”:进一步解释原因,希望黄莺不要鸣叫。
- 第三句:“啼时惊妾梦”:点明原因,黄莺的叫声打断了她的美梦。
- 第四句:“不得到辽西”:揭示梦境的内容,她梦见自己能去辽西与丈夫相聚,但梦被打破。
整首诗通过对黄莺的厌恶,反映出思妇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团圆的强烈愿望。
二、诗歌分析表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金昌绪(唐代) |
体裁 | 五言绝句 |
朝代 | 唐代 |
主题 | 思妇怀人、离别之苦 |
意象 | 黄莺、枝上、梦、辽西 |
表现手法 | 以景抒情、借物写情、含蓄委婉 |
情感基调 | 悲凉、哀怨、思念 |
结构 | 四句,前两句动作描写,后两句心理描写 |
语言风格 | 简洁凝练,富有画面感 |
三、艺术特色
1. 以小见大:通过打黄莺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反映思妇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无奈。
2. 虚实结合:梦中相见与现实的分离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张力。
3. 含蓄表达:不直接说“我想你”,而是通过梦的中断来暗示情感的失落。
4. 语言质朴:全诗用词简单,但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四、结语
《打起黄莺儿》虽短,却情感真挚,构思巧妙,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描写思妇情怀的典范之作。它不仅展现了唐诗的精炼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人性情感的深刻洞察。读此诗,仿佛能听见一位女子在深夜里轻声叹息,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牵挂与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