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过且过什么意思】“得过且过”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对生活或工作态度懒散、不求进取,只满足于眼前的状态,不去追求更高的目标或改变现状。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通常用于批评那些缺乏上进心、没有长远规划的人。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得过且过 | 指人在面对生活或工作时,只图暂时应付过去,不求深入发展或进步,满足于当前状态。 |
二、来源与用法
- 出处:该成语最早见于明代《醒世恒言》:“得过且过,省事为佳。”
- 用法:多用于描述人的生活态度或工作态度,常带有批评意味。
- 近义词: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混日子、随遇而安
- 反义词:奋发图强、积极进取、力争上游、精益求精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子 |
工作场合 | 他每天只是完成基本任务,从不主动学习新技能,真是得过且过。 |
学习环境 | 这个学生平时不努力,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属于典型的得过且过。 |
生活态度 | 老张年纪大了,对生活不再有太多追求,只想安稳度过余生,这也是得过且过的一种表现。 |
四、成语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得过且过”的态度虽然看似轻松,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导致个人成长停滞、职业发展受限。适度的“得过且过”可能有助于缓解压力,但如果成为一种习惯,则容易让人失去动力和方向。
因此,建议在保持良好心态的同时,也要适当设定目标,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五、总结
“得过且过”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强调对现状的满足和对未来的漠视。虽然它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放松的方式,但长期依赖这种态度不利于个人的发展。我们应当在合理调节节奏的同时,保持进取心,不断追求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