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原文】《再别康桥》是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写于1928年,是他第二次重游英国剑桥大学康桥(即剑桥大学所在地)时所作。这首诗情感细腻、语言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眷恋与离别之情,也寄托了他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一、
《再别康桥》以诗人再次离开康桥为背景,通过描绘康桥的自然景色和回忆中的美好时光,抒发了诗人对康桥的深情厚谊。全诗共七节,每节四到五句不等,采用自由体诗的形式,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和意象描写,如“金柳”、“波光”、“青荇”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氛围。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
二、原文节选
> 轻轻的我走了,
> 正如我轻轻的来;
> 我轻轻的招手,
> 作别西天的云彩。
> 那河畔的金柳,
> 是夕阳中的新娘;
> 波光里的艳影,
> 在我的心头荡漾。
> 软泥上的青荇,
>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 在康河的柔波里,
>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 那榆荫下的一潭,
>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 揉碎在浮藻间,
>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 ……
三、表格对比分析
项目 | 内容说明 |
作者 | 徐志摩 |
创作时间 | 1928年 |
出处 | 《徐志摩诗全集》 |
主题 | 离别、怀旧、自然之美 |
诗歌形式 | 自由体诗 |
意象 | 金柳、波光、青荇、彩虹、柔波 |
情感基调 | 深沉、温柔、略带哀愁 |
语言风格 | 清新自然、富有诗意 |
结构 | 共七节,每节四至五句 |
四、艺术特色
1. 意象丰富:诗中大量使用自然景物作为意象,增强了画面感和感染力。
2.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康桥的深情描写,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留恋。
3. 语言优美:诗句简洁流畅,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
4. 象征手法:如“金柳”象征青春与美丽,“水草”象征自由与沉静。
五、结语
《再别康桥》不仅是一首描写离别的诗,更是一首关于生命、理想与回忆的诗。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至今仍被广泛传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