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驴技穷什么意思】“黔驴技穷”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源自唐代柳宗元的寓言《三戒·黔之驴》。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遇到困难时,已经没有更多的办法或技能可以应对,最终只能束手无策。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黔驴技穷 |
拼音 | qián lǘ jì qióng |
出处 | 《三戒·黔之驴》——唐代·柳宗元 |
释义 | 比喻仅有的一点本领用完了,再没有别的办法了。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在困境中无计可施的状态。 |
近义词 | 山穷水尽、无计可施、黔驴之技 |
反义词 | 八面玲珑、才高八斗、智计多端 |
二、出处故事简述
《黔之驴》讲的是:一只驴被运到贵州,当地人不知道它是什么动物,便让它拉车。后来,老虎发现这头驴只会叫和踢,没什么本事,便逐渐靠近,最后吃掉了它。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外强中干、虚有其表的人。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工作场合 | 他一直装模作样,结果项目失败后黔驴技穷,只好认错。 |
学习生活 | 考试前没复习,考试时黔驴技穷,答不出题。 |
日常对话 | 面对难题,他黔驴技穷,只能求助别人。 |
四、常见误区
1. 误用对象:有人误以为“黔驴技穷”是形容“有本事但不拿出来”,其实它强调的是“没有本事了”。
2. 语气轻重:该成语带有贬义,不能用于夸赞他人,否则容易引起误解。
五、总结
“黔驴技穷”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来源于古代寓言,寓意深刻。它提醒人们要不断学习和积累能力,避免在关键时刻“黔驴技穷”。同时,在日常使用中要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寓言故事,可参考《三戒》全篇或其他经典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