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知识 > 生活百科 >

垓下之围原文内容

2025-09-16 20:03:50

问题描述:

垓下之围原文内容,跪求好心人,别让我卡在这里!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6 20:03:50

垓下之围原文内容】“垓下之围”是《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的一段重要历史事件,讲述了楚汉战争末期,项羽在垓下被刘邦、韩信、彭越等联军包围的悲壮结局。这一战标志着项羽势力的彻底瓦解,也预示着刘邦最终统一中原、建立汉朝的历史转折点。

一、

“垓下之围”发生在公元前202年,项羽在楚汉战争中被汉王刘邦联合韩信、彭越等人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灵璧)。此时,项羽兵力已大为削弱,粮草不济,士气低落。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项羽与虞姬诀别,唱出著名的《垓下歌》,展现了他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怀。

随后,项羽率部突围,但最终在乌江边自刎而死,结束了他长达五年的楚霸王生涯。这一事件不仅象征着秦末群雄割据时代的终结,也体现了项羽性格中的刚烈与悲剧色彩。

二、原文内容摘要表

事件 内容描述
时间 公元前202年
地点 垓下(今安徽灵璧)
主要人物 项羽、刘邦、韩信、彭越、虞姬
背景 楚汉战争后期,项羽被联军包围
战况 项羽兵力寡弱,粮草不足,士气低落
关键情节 项羽与虞姬诀别,唱《垓下歌》;突围失败;乌江自刎
结果 项羽战败身亡,楚军溃散,汉军胜利
历史意义 标志楚汉战争结束,刘邦建立汉朝,中国进入统一王朝时代

三、简要分析

“垓下之围”不仅是军事上的失败,更是项羽个人命运的转折点。他的勇猛、忠诚和悲剧性在这一事件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同时,这一事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英雄辈出的时代背景。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项羽的描写充满感情,既肯定了他的英雄气概,也指出其刚愎自用的性格缺陷。

结语:

“垓下之围”作为中国历史上极具代表性的战役之一,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政局,也为后世留下了无数文学与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无论是诗词、戏曲还是小说,都常以这一事件为题材,展现英雄末路的悲壮与历史的厚重。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