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倾三峡水目视十行书指的是何人】“语倾三峡水,目视十行书”是一句富有诗意的句子,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才华横溢、学识渊博。这句话不仅描绘了其语言如三峡之水般奔腾不息,也展现了其目光如炬,能一目十行地阅读书籍,体现出极高的文学素养和智慧。
此句最早出自清代诗人张问陶的《题壁》,后被广泛引用,成为对文人学者的一种赞美。在历史和文学中,这句话常被用来形容一位才思敏捷、学富五车的文人——李调元。
一、
“语倾三峡水,目视十行书”是清代诗人张问陶对李调元的赞誉。李调元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藏书家,以博学多才、文章出众著称。他不仅精通诗词,还擅长音律与考据,被誉为“蜀中才子”。他的才学与气质,正符合“语倾三峡水,目视十行书”的意境。
二、人物简介对比表
项目 | 李调元 |
姓名 | 李调元 |
生卒年 | 1734—1803 |
籍贯 | 四川绵州(今绵阳) |
身份 | 清代著名文学家、藏书家、戏曲理论家 |
代表作品 | 《雨村曲话》《剧话》《函海》等 |
特点 | 博学多才,工诗文,精音律,善考据 |
与“语倾三峡水,目视十行书”关系 | 此句为张问陶对其才学的赞誉,形象地描述了他的才华与学识 |
三、结语
“语倾三峡水,目视十行书”不仅是对李调元个人才华的高度评价,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学识与才情的推崇。李调元以其卓越的学识和广泛的兴趣,在清代文坛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后世敬仰的学者与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