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行怎么读】“砥行”是一个较为少见的词语,常出现在古文或文学作品中。为了帮助大家准确理解这个词的发音、含义及用法,以下将从字义、发音、常见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呈现。
一、
“砥行”由“砥”和“行”两个字组成,整体意为“磨砺品行”或“修养德行”,多用于形容人注重自身道德修养,行为端正。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在古文、诗词或正式文体中仍有出现。
- “砥”:本义是磨刀石,引申为磨练、砥砺。
- “行”:指行为、品行、德行。
因此,“砥行”可以理解为“磨砺品行”或“修养德行”。
发音方面,“砥”字读作 dǐ(第三声),而“行”在此处读作 xíng(第二声),不读“háng”或“xìng”。
二、表格展示
| 字 | 拼音 | 注音符号 | 部首 | 笔画 | 含义说明 | 示例/用法 |
| 砥 | dǐ | ㄉㄧˇ | 石 | 10 | 磨刀石,引申为磨练、砥砺 | “砥砺前行”、“砥行修身” |
| 行 | xíng | ㄒㄧㄥˊ | 行 | 6 | 行为、品行、德行 | “砥行”、“行止有度” |
三、拓展说明
在古文中,“砥行”常与“励德”连用,如《后汉书》中提到“砥行厉节”,意为“磨砺品行,砥砺气节”。这类词语多用于称赞他人品德高尚、行为端正。
虽然“砥行”不是日常常用词汇,但了解其含义有助于提升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尤其在阅读古典文献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小结
“砥行”的正确读音是 dǐ xíng,意思是“磨砺品行”,常用于形容人注重道德修养。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在文学、历史或正式文本中仍有一定使用价值。通过了解其字义和发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中的语言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