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潮和小潮赶海的区别】在海边生活或喜欢赶海的人,常常会听到“大潮”和“小潮”这两个词。其实,它们是影响赶海效果的重要因素,了解两者的区别,有助于更好地安排赶海时间,提高收获效率。
大潮是指海水涨落幅度较大的潮汐现象,通常发生在农历的初一、十五前后,此时太阳、月亮和地球处于一条直线上,引力作用最强,导致潮水涨得高、退得远,适合赶海。而小潮则是指潮水涨落幅度较小的时候,多出现在农历的初七、廿二左右,此时太阳和月亮的引力相互抵消一部分,潮水变化不明显,赶海难度相对较大。
大潮期间,海滩暴露面积大,许多海洋生物如贝类、螃蟹、海螺等会随着潮水退去而留在沙滩上,便于采集;而小潮时,海水退得不多,可接触的区域有限,能发现的生物也较少。因此,赶海爱好者一般会选择在大潮时出海,以获得更好的收获。
大潮和小潮赶海对比表
| 项目 | 大潮 | 小潮 |
| 潮汐幅度 | 较大 | 较小 |
| 出现时间 | 农历初一、十五前后 | 农历初七、廿二左右 |
| 海水退得程度 | 退得远,沙滩暴露多 | 退得少,沙滩暴露少 |
| 赶海难度 | 较易 | 较难 |
| 可采集的生物种类 | 多(如贝类、螃蟹、海螺等) | 少(种类较单一) |
| 推荐赶海时间 | 大潮期 | 小潮期不推荐 |
| 气象条件 | 通常天气较好 | 天气可能不稳定 |
通过了解大潮和小潮的区别,赶海者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活动,提升体验感和收获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