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地压是什么】冲击地压是煤矿井下巷道或采场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地应力集中、岩层结构破坏而突然释放能量的一种地质动力现象。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深部矿井中,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难以预测等特点,严重威胁矿工生命安全和矿井生产安全。
一、冲击地压的定义
| 项目 | 内容 |
| 定义 | 冲击地压是指在地下矿山或隧道工程中,因地应力突然释放,导致岩体发生剧烈震动或抛掷的现象。 |
| 发生地点 | 多见于深部矿井、地下隧道、大型地下工程等。 |
| 特点 | 突发性强、破坏力大、难以预测、影响范围广。 |
二、冲击地压的成因
| 成因类型 | 说明 |
| 地应力集中 | 在开采过程中,围岩受到多向压力,导致局部应力急剧升高。 |
| 岩层结构不稳定 | 岩层内部存在断层、裂隙等地质构造,易引发局部破坏。 |
| 开采方式不当 | 如回采顺序不合理、支护不足等,可能诱发冲击地压。 |
| 地质条件复杂 | 岩性坚硬、煤层赋存条件差、地质构造复杂等因素均可能导致冲击地压。 |
三、冲击地压的危害
| 危害类型 | 具体表现 |
| 人员伤亡 | 冲击地压发生时,可能造成工人被砸伤或掩埋。 |
| 设备损坏 | 高压冲击可能摧毁巷道、设备及通风系统。 |
| 生产中断 | 冲击地压后需进行抢险救援,严重影响正常生产。 |
| 环境破坏 | 可能引发二次灾害,如瓦斯爆炸、水灾等。 |
四、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
| 防治措施 | 说明 |
| 加强监测 | 通过微震监测、应力监测等手段提前预警。 |
| 合理设计开采方案 | 根据地质条件调整回采顺序和支护方式。 |
| 改善支护系统 | 使用高强度支护材料,增强巷道稳定性。 |
| 推行区域卸压 | 通过钻孔、爆破等方式降低局部地应力。 |
| 提高人员培训 | 加强矿工对冲击地压的认识与应急处理能力。 |
五、总结
冲击地压是一种复杂的地质动力现象,主要发生在深部矿井中,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其成因多样,包括地应力集中、岩层结构不稳定、开采方式不当等。为了保障矿井安全,必须采取科学的监测手段、合理的开采设计和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减少冲击地压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