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原文及翻译】《春寒》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早春时节的寒冷天气,以及由此引发的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和情感表达。
一、原文总结
《春寒》是一首描写春天初临、寒意未退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风冷、花迟、人愁等意象,表达了对春天迟迟不来、万物尚未复苏的无奈与惆怅。整首诗情感含蓄,意境清冷,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体悟。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朝来庭树有春色,红紫纷纷乱眼花。 | 清晨庭院中的树木已有春日的色彩,红花紫花纷繁杂乱,令人目不暇接。 |
| 岂有天涯无觅处,君不见、满城风雨入春沙。 | 难道在天涯就没有可以寻找的地方吗?你没看见,整个城市都笼罩在春日的风雨之中。 |
| 草木无情犹自好,人间有梦却难赊。 | 草木没有情感尚且如此美好,而人世间有梦想却难以实现。 |
|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无地着天涯。 | 一寸相思牵动千万思绪,人间没有一处能容下这遥远的思念。 |
三、内容解析
《春寒》虽短,但情感丰富,意象鲜明。诗人通过对“春色”、“红紫”、“风雨”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草木无情犹自好”一句,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暗含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人间有梦却难赊”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
全诗语言凝练,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不仅是对春天初至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四、结语
《春寒》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成为韩偓诗作中的代表之作。它不仅展现了春天初临的景象,更寄托了诗人对生活、命运的深刻思考。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情感表达来看,这首诗都值得细细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