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是什么时候引进的】“传销”作为一种经济犯罪形式,其在中国的出现和传播与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虽然“传销”一词在20世纪90年代才被广泛使用,但类似的行为模式早在更早时期就已存在。以下是对“传销是什么时候引进的”的总结性分析。
一、
传销(或称“多层次营销”)最早源于美国,并在20世纪中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发展。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传销活动逐渐进入中国市场。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一些国外直销公司进入中国,带来了传销模式,但由于当时法律监管不完善,传销行为迅速蔓延。
1998年,中国政府正式禁止了“团队计酬”式传销,标志着对传销活动的全面打击。此后,传销逐渐演变为更加隐蔽的形式,如网络传销、虚假投资等,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尽管传销在中国的引入时间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但其真正大规模出现是在90年代中后期。因此,可以说“传销”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被“引进”并逐步发展的。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传销的起源地 | 美国 |
| 传销概念首次进入中国的时间 |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
| 传销在中国大规模出现的时间 | 1990年代中后期 |
| 中国正式禁止传销的时间 | 1998年 |
| 传销在中国的主要表现形式 | 团队计酬、网络传销、虚假投资、非法集资等 |
| 传销在中国的法律地位 | 非法,受到《刑法》和《禁止传销条例》严格限制 |
| 传销在中国的社会影响 | 造成大量经济损失,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
三、结语
传销作为一种非法商业模式,其在中国的引入与经济发展、市场开放密切相关。尽管国家已出台多项法律法规对其进行打击,但传销形式仍在不断演变,给社会带来持续挑战。因此,提高公众识别能力、加强法律监管仍是应对传销问题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