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进寸退尺是什么意思】“进寸退尺”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在面对困难或压力时,表面上看似前进了一点,实际上却后退了许多。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种表面积极、实则消极的行为方式,或者是策略上的迂回,以达到最终目的。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 进寸 | 表面上取得一点进展 |
| 退尺 | 实际上却退后了相当的距离 |
| 成语整体含义 | 形容表面上前进,实际上后退,或行为与目标不符 |
二、出处与用法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五年》:“进寸退尺,非勇也。” |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某些人做事不果断,或者策略不当,表面努力实则无功 |
| 举例 | 他在会议上提出建议,表面上是推动改革,实际上却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可谓“进寸退尺”。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成语 |
| 近义词 | 虚张声势、故作姿态、欲擒故纵 |
| 反义词 | 勇往直前、雷厉风行、果敢进取 |
四、使用场景
| 场景 | 描述 |
| 工作场合 | 用于评价某人在工作中表现得积极,但实际效果不佳 |
| 政治领域 | 用于批评某些政策表面上推进,实则阻碍发展 |
| 日常交流 | 用于调侃他人行为前后矛盾,缺乏诚意 |
五、总结
“进寸退尺”这一成语,形象地描绘了那些在行动上看似有进步,实则背离初衷的行为。它提醒人们在做事时应保持真诚和坚定,避免流于形式、虚张声势。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清晰地判断他人的行为动机,也促使自己在行动中更加务实和坚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