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知识 > 生活常识 >

稗是什么意思

2025-11-11 21:33:45

问题描述:

稗是什么意思,求快速帮忙,马上要交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1 21:33:45

稗是什么意思】“稗”是一个汉语汉字,读音为“bài”,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通常用于书面语或特定的语境中,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下面我们将从字义、用法、相关词汇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字义解析

项目 内容
拼音 bai(第四声)
部首 禾部
笔画 14画
基本含义 1. 一种野生的草类植物,常与稻谷混生,影响庄稼生长。
2. 比喻不重要的、琐碎的事物。
3. 在古代文献中,有时用来指代“杂书”或“小作品”。

二、用法与词组

词语 含义 举例
稗草 一种常见的杂草,常与稻谷共生,被视为害草。 “田间多稗草,需及时除草。”
稗官野史 指民间流传的非正统的历史记载或故事,多为小说、传说等。 “这部小说虽属稗官野史,却生动有趣。”
稗言 指不重要的言论或琐碎的话语。 “他只说些稗言,无足轻重。”

三、文化背景

“稗”字在古代文学中常与“正史”相对,用来形容那些不被官方认可、但具有民间色彩的作品。如《汉书·艺文志》中提到“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其余皆为稗官之说”。因此,“稗”也常带有贬义,表示“次要的、不重要的”。

四、总结

“稗”是一个较为冷门的汉字,主要含义包括:

- 一种野生杂草;

- 比喻琐碎、不重要的事物;

- 在古文中指非正统的书籍或言论。

虽然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少,但在文学、历史研究中仍有一定价值。

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字形 禾字旁,共14画
读音 bai(第四声)
基本含义 杂草、琐事、非正统作品
常见词组 稗草、稗官野史、稗言
文化意义 古代常与“正史”相对,含贬义
使用频率 日常较少使用,多见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稗”虽不常见,但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进一步了解和学习。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