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会名词解释】一、
“中国诗歌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团体,成立于1932年,是左翼文学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倡导新诗革命、推动诗歌大众化为宗旨,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和现实意义,主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人民生活和社会斗争。该组织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诗歌会的成员多为青年诗人,他们通过创作和出版刊物,传播进步思想,推动了新诗的普及与繁荣。尽管其存在时间不长,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名称 | 中国诗歌会 | 
| 成立时间 | 1932年 | 
| 成立地点 | 上海 | 
| 性质 | 文学团体、左翼文学组织 | 
| 宗旨 | 倡导新诗革命,推动诗歌大众化,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与现实意义 | 
| 创始人/代表人物 | 蒋光慈、钱杏邨(阿英)、孟超、穆木天等 | 
| 主要活动 | 创作、发表诗歌作品;出版《新诗歌》等刊物;开展诗歌宣传与教育活动 | 
| 诗歌风格 | 注重语言通俗化,贴近现实生活,强调政治性与群众性 | 
| 发展阶段 | 鼓励新诗创作,提倡“歌谣化”与“朗诵诗”形式 | 
| 历史背景 | 中国近代社会动荡,左翼文化运动兴起,抗日救亡情绪高涨 | 
| 影响 | 推动了新诗的普及,为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奠定了基础 | 
| 存在时间 | 约1932—1938年(后逐渐解散) | 
三、结语
中国诗歌会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组织,以其鲜明的政治立场和对大众文化的关注,在新诗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虽然其历史并不长久,但其理念与实践对中国现代诗歌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