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知识 > 生活常识 >

振聋发造句

2025-10-27 01:24:57

问题描述:

振聋发造句,跪求万能的知友,帮我看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7 01:24:57

振聋发造句】“振聋发聩”是一个常见的成语,用来形容语言或言论非常有力,能唤醒人们的思想或引起强烈的反响。这个成语常用于文学、演讲、评论等场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警示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振聋发聩”,以下是对该成语的总结及例句分析:

一、成语释义

成语 振聋发聩
拼音 zhèn lóng fā kuì
含义 形容声音大得使人耳聋,比喻话语或文章有震撼力,能唤醒人们的意识或引起强烈反响。
出处 《汉书·董仲舒传》:“今不改,后虽欲之,无由也已。”(引申为“振聋发聩”的用法)

二、使用场景

场景 应用举例
文学作品 作家通过描写社会现实,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
政治演讲 领导人在讲话中提出振聋发聩的改革主张。
社会评论 媒体对某些现象进行批评,引发公众深思,形成振聋发聩的效果。
教育领域 教师在课堂上用振聋发聩的语言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三、典型例句

例句 说明
他的一番话如雷贯耳,令人振聋发聩。 表达了说话内容极具冲击力,让人深受触动。
这篇文章写得振聋发聩,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 强调文章内容深刻,具有强烈的社会影响力。
面对腐败问题,他敢于振聋发聩地发声。 表现了勇敢揭露问题、唤醒大众意识的精神。

四、常见误用与注意点

误用情况 正确用法
用于形容声音小 应避免将“振聋发聩”用于描述轻微的声音。
用于日常对话中 适合正式或书面语,不适合口语化表达。
混淆“振聋发聩”与“醍醐灌顶” “醍醐灌顶”强调顿悟,而“振聋发聩”更强调震撼力。

五、总结

“振聋发聩”不仅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更是一种思想上的警醒和精神上的激励。在写作和表达中恰当使用这一成语,能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提升文章的深度与力度。掌握其正确含义与用法,有助于我们在不同语境中更加精准地传达思想与情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