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心仁厚的词语解释】“宅心仁厚”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内心善良、为人宽厚、待人真诚。这个词语强调的是人的内在品质和道德修养,是一种对人格高度评价的表达。
一、词语解释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词语名称 | 宅心仁厚 |
| 拼音 | zhái xīn rén hòu |
| 词性 | 形容词 |
| 释义 | 指人心地善良、性格宽厚、待人诚恳,具有仁爱之心。 |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宅心仁厚,不以利害为意。” |
| 近义词 | 心地善良、宽宏大量、仁慈宽厚 |
| 反义词 | 心狠手辣、冷酷无情、刻薄寡恩 |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品高尚、道德良好的人物,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 |
| 情感色彩 | 褒义词 |
二、词语解析
“宅心”原指“居于心中”,即内心所秉持的理念;“仁厚”则是指仁爱与宽厚。合起来,“宅心仁厚”就是说一个人内心始终保持着仁爱和宽厚的态度,无论面对何种境遇,都能以善待人、以德服人。
这一词语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仁”的推崇,也反映了中华民族重视道德修养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它依然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描述那些具有高尚品德、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的人时。
三、使用示例
1. 他一生行善积德,宅心仁厚,深受邻里敬重。
2. 这位老先生虽年事已高,但宅心仁厚,常常帮助有困难的人。
3. 在工作中,他始终秉持宅心仁厚的原则,赢得了同事的信任。
四、结语
“宅心仁厚”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是一种值得推崇的人生态度。在当今社会,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更应注重精神层面的修养,保持一颗善良、宽厚的心,做一个真正有温度、有担当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