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长桥卧波写什么】一、
杜牧的《阿房宫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散文名篇,文章以华丽的语言描绘了秦朝宫殿的壮丽与奢华,同时批判了秦始皇的暴政和奢靡生活。其中“长桥卧波”一句,是文中描写阿房宫建筑群的一个经典意象。
“长桥卧波”出自《阿房宫赋》原文:“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这句话通过比喻手法,将横跨水面的长桥比作卧在水面上的龙,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该句不仅展现了阿房宫建筑的恢弘气势,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统治者奢侈生活的讽刺与批评。通过对建筑细节的描写,杜牧传达出一种“兴亡由人”的历史观,提醒后人要以史为鉴,珍惜国家安定。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文章出处 | 杜牧《阿房宫赋》 |
原文句子 |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
字面意思 | 长桥横跨水面,仿佛卧在水中的龙;复道凌空而建,如天上的彩虹。 |
比喻手法 | 将桥比作“龙”,复道比作“虹”,增强画面感和艺术性。 |
艺术效果 | 生动形象,富有想象力,展现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观。 |
表达意图 | 批判秦始皇的奢靡生活,表达对国家兴衰的思考。 |
历史意义 | 以史为鉴,警示后人重视民生,避免因奢靡而导致国破家亡。 |
文学价值 | 语言华丽,结构严谨,是唐代骈文的典范之作。 |
三、结语
“长桥卧波”不仅是杜牧笔下阿房宫建筑的精彩描写,更是他对历史、政治与文化的深刻反思。通过这一句,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建筑的壮丽,也能体会到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这种将景物描写与思想表达相结合的手法,使《阿房宫赋》成为千古传诵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