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日暮途远的意思】“日暮途远”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已经走到末路,前途渺茫,或者时间已晚,难以再有所作为。这个成语带有较强的感叹和惋惜意味,多用于描述人生、事业或历史发展的衰退阶段。
以下是对“日暮途远”一词的详细解析:
一、词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日暮途远 |
拼音 | rì mù tú yuǎn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日暮途远,故车马不息。” |
释义 | 比喻时间已晚,路途遥远,无法再继续前行;也比喻处境艰难,前途无望。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描写人或事的衰落状态。 |
近义词 | 日薄西山、穷途末路、江河日下 |
反义词 | 旭日东升、朝气蓬勃、方兴未艾 |
二、成语含义分析
“日暮”指的是太阳落山,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也隐喻人生的晚年或事业的末期。“途远”则表示路途遥远,暗示即使想要前进,也因时间或条件限制而难以实现。因此,“日暮途远”不仅是一种时间上的紧迫感,也是一种空间上的无力感。
在现代语境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国家、企业、个人等处于衰败或即将终结的状态。例如:
- 一个老企业的经营状况每况愈下,可以说是“日暮途远”。
- 一位年迈的艺术家虽然仍坚持创作,但市场对其作品的关注度已大不如前,也可说是“日暮途远”。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描述个人命运 | 他一生奔波劳碌,如今已是日暮途远,只能静待余生。 |
形容企业发展 | 公司近年来亏损严重,发展举步维艰,已显日暮途远之势。 |
历史背景描写 | 明朝末年,国势衰微,百姓流离失所,可谓日暮途远。 |
四、总结
“日暮途远”是一个富有文学色彩的成语,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前景暗淡的感慨。它不仅具有形象化的表达效果,还能引发人们对人生、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在日常交流与写作中,适当使用这一成语,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表格形式的整理,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日暮途远”的含义、用法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表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