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在位时间起止】雍正皇帝,名胤禛,是清朝第五位皇帝,也是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对清朝的统治起到了重要的巩固作用。了解雍正的在位时间,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历史地位与影响。
一、雍正在位时间总结
雍正帝于1722年12月27日继位,正式成为清朝皇帝,年号“雍正”。他执政期间,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均有显著发展,尤其是“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等政策,对当时的财政和民生产生了深远影响。雍正帝在位共13年,直至1735年9月8日去世,由其子弘历(即乾隆帝)继位。
雍正帝的执政时间虽然不长,但其治国理念和政策对清朝后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被后世评价为一位勤政且有作为的君主。
二、雍正在位时间表格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胤禛(雍正帝) |
年号 | 雍正 |
继位时间 | 1722年12月27日 |
退位/去世时间 | 1735年9月8日 |
在位时间 | 共13年 |
继任者 | 弘历(乾隆帝) |
三、小结
雍正帝在位期间,以勤勉著称,重视吏治整顿与财政改革,为清朝的稳定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统治虽短暂,但影响深远。了解雍正在位的具体时间,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其历史贡献与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