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兔顾犬的意思】“见兔顾犬”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原意是看到兔子才去寻找猎犬,虽然有些迟了,但还不算太晚。后来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在事情发生之后才采取补救措施,虽然为时已晚,但仍然可以挽回部分损失。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见兔顾犬 |
拼音 | jiàn tù gù quǎn |
出处 | 《战国策·楚策四》 |
原意 | 看到兔子才想起去找猎犬,虽迟但不晚 |
引申义 | 在问题发生后才采取应对措施,虽迟但仍有补救可能 |
二、用法与示例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表达事后补救 | 他直到公司亏损才开始整顿管理,可谓见兔顾犬。 |
批评反应迟缓 | 这个问题早就暴露了,现在才处理,简直是见兔顾犬。 |
用于劝诫 | 与其等出了问题再补救,不如提前做好准备,别等到见兔顾犬。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亡羊补牢、临阵磨枪、事倍功半 |
反义词 | 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先发制人 |
四、总结
“见兔顾犬”强调的是在问题出现后及时采取行动的重要性。虽然这种做法往往比提前预防要被动一些,但在某些情况下仍然是必要的。它提醒人们:即使错过了最佳时机,也不要放弃努力,只要行动得当,仍有机会扭转局面。
这个成语既可用于自我反思,也可用于劝诫他人,具有一定的警示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