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鼠两端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首鼠两端”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事情时态度犹豫、立场不坚定,既想偏向一方,又不愿得罪另一方。这个成语在现代语境中多带有贬义,用来批评那些缺乏主见、左右摇摆的人。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首鼠两端 |
拼音 | shǒu shǔ liǎng duān |
含义 | 比喻做事犹豫不决,立场不坚定,两边都讨好或不愿意明确表态。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态度暧昧、缺乏主见,常含贬义。 |
近义词 | 犹豫不决、模棱两可、左右为难 |
反义词 | 坚定果断、立场明确、旗帜鲜明 |
二、成语出处
“首鼠两端”最早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文如下:
> “信(韩信)曰:‘臣愿奉命,以攻赵。’……于是信使间人视赵军,果不出其计,乃引兵东击赵。赵王歇与陈余将兵数十万拒汉。信使人问赵王曰:‘君之兵何如?’对曰:‘吾兵虽多,不足畏也。’信曰:‘吾兵虽少,然足以破之。’赵王曰:‘子言甚善。’于是信遂东击赵。赵王怒,欲战,陈余曰:‘不可。’赵王曰:‘吾已许信矣,奈何不战?’陈余曰:‘此非良策也。’赵王曰:‘吾已许信矣,岂能反乎?’于是赵王与陈余俱出战,而信大破之。赵王走,陈余死。信遂入邯郸。赵王曰:‘吾今知信之勇矣。’信曰:‘臣之志,在于辅佐天子,安天下。’赵王曰:‘善。’于是信乃请封,赵王曰:‘吾当封汝。’信曰:‘臣不敢受。’赵王曰:‘汝不肯受,吾亦无以为功。’信曰:‘臣愿为赵王效劳,不必受封。’赵王曰:‘吾知汝心矣,汝首鼠两端,欲自保耳。’”
在这段话中,“首鼠两端”被用来形容韩信在面对赵王和陈余之间的矛盾时,表现出的犹豫和观望态度,即“既想帮助赵王,又怕得罪陈余”,最终选择保持中立,避免卷入冲突。
三、现代用法举例
- 例句1:他在公司内部争执中总是首鼠两端,不愿表明自己的立场。
- 例句2:面对两个朋友的矛盾,他一直首鼠两端,最后双方都不满意。
四、总结
“首鼠两端”这一成语源自古代历史典故,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在关键时刻因犹豫不决而无法做出明确选择的状态。在现代社会中,它常被用来批评那些缺乏主见、态度模糊的人,提醒人们在面对问题时应坚定立场、果断决策。
通过了解其含义和出处,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使用方法,也能从中获得一些处世智慧。